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我国南方多地防汛形势严峻,广东、广西等地将出现大暴雨天气过程,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对此,南方多地已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加强监测预警,重点防范城乡内涝、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据气象部门预报,受南海热带低压和西南季风共同影响,未来三天,广东、广西等地区将迎来一轮强降雨过程,局部地区可能出现大暴雨甚至特大暴雨,此次降雨过程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累积雨量大,部分地区伴有短时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可能引发城乡积涝、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气象专家分析,本轮强降雨主要集中于华南沿海地区,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及周边市县,广东中南部、广西东南部等地降雨量预计可达200至300毫米,局部地区超过400毫米,强降雨时段集中在夜间至清晨,恰逢早高峰时段,可能对城市交通、民众出行造成较大影响。
面对即将到来的强降雨,各地已积极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广东省三防办已于昨日发布通知,要求各地做好强降雨防御工作,特别强调山区市县要提前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沿海地区需注意防范风暴潮,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已启动暴雨四级应急响应,要求各级部门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
城市排水系统正面临严峻考验,广州市水务局表示,已组织力量对易涝点进行再排查、再清理,重点保障隧道、下沉式立交等关键节点的排水通畅,深圳市应急管理部门提醒市民,暴雨期间应尽量避免前往山区、河道等危险区域,车辆行驶注意绕开积水路段。
交通运输部门已制定应急预案,广铁集团宣布将视情况对部分线路采取限速或临时停运措施,确保铁路运输安全,广州白云机场和深圳宝安机场均表示已做好大面积航班延误的准备工作,建议旅客出行前密切关注航班动态。
农业防灾工作也在紧张进行中,当前正值早稻抽穗扬花的关键期,持续强降雨可能导致农作物受损,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已派出工作组赴各地指导排涝除渍工作,帮助农民做好农田排水和作物保护。
专家提醒,本轮降雨过程恰逢天文大潮期,珠江口地区可能出现潮位顶托现象,加重内涝风险,沿海地区应特别注意防范潮水倒灌,必要时采取封堵措施。
气象部门建议,公众应及时关注最新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合理安排出行,居住在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居民要熟悉逃生路线,必要时提前转移,社区和单位应检查排水设施,清理下水道杂物,确保排水畅通。
截至目前,广东、广西两地已转移危险区域群众近万人,开放应急避难场所300余处,应急管理、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已组成联合工作组,赴重点地区督导防汛工作。
根据预测,此轮强降雨过程将持续至本周末,随后雨势逐渐减弱,气象部门表示将继续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及时发布最新预警信息,公众可通过电视、广播、手机短信等多种渠道获取权威气象信息,切勿轻信未经证实的传言。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已成为新常态,专家呼吁,各地应加强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建设,完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提升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