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巡山,特色抑或形式之辩

幼儿园巡山,特色抑或形式之辩

凉栀° 2025-08-27 24小时更新 5 次浏览 0个评论
“幼儿园巡山”这一现象引发了人们对于其究竟是特色还是形式的思考,幼儿园组织巡山活动,让孩子们亲近自然、探索户外,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对自然的热爱,从这个角度看可视为一种特色教育方式,然而另一方面,若只是为了赶潮流而开展,缺乏对活动意义的深入挖掘和有效组织,可能就流于形式,比如只是简单地让孩子走走,没有相应的引导和教育目标的达成,那么就无法真正发挥其教育价值,幼儿园巡山到底是特色还是形式,关键在于活动的设计、实施以及能否真正给孩子带来成长和收获。

在这所幼儿园内,孩子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室学习,而是将大量时间投入到山林之间,老师们引领孩子们观察自然、探寻植物、聆听鸟鸣、感受四季更迭,从表面来看,这样的教学方式似乎充满趣味与新意,让孩子们能够亲近大自然,获取书本之外的知识与体验。

支持此做法的人认为,幼儿园阶段是孩子们认知世界的关键时期,让他们走进大自然能够激发其好奇心与求知欲,山林中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孩子们提供了生动的学习素材,他们可通过亲身体验了解动植物的特征、生态习性等,这种与自然的亲密接触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与创造力,使他们在快乐中学习与成长,在巡山过程中,孩子们还能锻炼体能、提高身体的协调性与灵活性,增强体质,在大自然中,孩子们能够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培养团队精神与社交能力。

幼儿园巡山,特色抑或形式之辩

也有人对这一做法提出质疑,他们担忧孩子们在巡山过程中可能面临安全风险,例如迷路、遭遇野生动物等,毕竟,孩子们的自我保护能力相对较弱,幼儿园需要确保有充足的安全措施与监管机制来保障孩子们的安全,虽然亲近大自然有诸多好处,但也不能完全替代系统的知识学习,幼儿园教育应在注重培养孩子们综合素质的同时,兼顾知识的传授与学科的基础建设,如果过于强调巡山等户外活动,而忽视了语言、数学、科学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可能会影响孩子们未来的学习与发展。

对于幼儿园而言,如何平衡户外活动与室内教学的关系是一项重要课题,要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资源,为孩子们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也要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与教育目标,合理安排室内教学活动,确保孩子们能够获得全面发展,幼儿园还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共同关注孩子们的成长。

幼儿园巡山,特色抑或形式之辩

教育部门也应加强对幼儿园教育的监管与指导,确保幼儿园的教学活动符合教育规律与孩子们的身心发展特点,对于一些过于追求形式、忽视教育本质的做法,要及时予以纠正,要鼓励幼儿园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模式,但这种创新必须基于科学的教育理念与实践经验,不能盲目跟风。

武汉这所幼儿园“上课 70%时间在巡山”的做法既有值得肯定之处,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应以客观、理性的态度看待这一现象,既要看到其创新之处与潜在的教育价值,也要关注其可能存在的问题与风险,才能让幼儿园教育真正做到既有趣又有质量,为孩子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巡山,特色抑或形式之辩

转载请注明来自邯郸市邯山区渚河路小学,本文标题:《幼儿园巡山,特色抑或形式之辩》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